关于约化单位

# 关于约化单位

# 为什么采用约化单位

LAMMPS的单位制中有一种很独特, 很重要也很难理解的单位叫LJ unit, 有些文献里也叫reduced unit. 独特之处是它没有单位, 全都是无量纲的; 重要的是不管什么单位输入到LAMMPS中, 都要转化为LJ单位. 所以它很难理解. 纵使你翻遍百度, 都一个说得明明白白的解答. 这时候你就需要谷歌, 去美妙的英文互联网世界中寻找答案.

第一个讲得非常清楚的文章来自PumMa (opens new window)这个软件的说明. 2007年以前, 这个软件只用reduced unit, 直到2007年, 前端才开始支持SI单位制的输入, 不过实际计算还是使用reduced unit.

有这么几个原因. 从历史上看, 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物理化学中的对应原理. 翻翻你的课本, 找到临界状态那一章.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. 如果你有公式恐惧症, 这一段不看并不太影响后面的说明:

pV isother

我们可以根据范德瓦尔斯方程求van der Waals气体的临界常数. 由于临界点是曲线的极大点、极小点和转折点三点重合, 所以有一阶二阶偏导均为0:

(pV)Tc=0\left(\frac{\partial p}{\partial V}\right)_{T_{\mathrm{c}}}=0

(2pV2)Tc=0\left(\frac{\partial^2 p}{\partial V^2}\right)_{T_{\mathrm{c}}}=0

然后我们就能解出来临界压力, 临界体积和临界温度与两个常数a、b间的关系. 把这个关系带入范德瓦尔斯方程, 用临界量消掉a和b, 就得到:

两边同时除以pcVm,cp_cV_{m,c}, 有:

(ppc+3Vm,c2Vm2)(VmVm,c13)=83TTc\left(\frac{p}{p_{\mathrm{c}}}+\frac{3 V_{\mathrm{m}, \mathrm{c}}^{2}}{V_{\mathrm{m}}^{2}}\right)\left(\frac{V_{\mathrm{m}}}{V_{\mathrm{m}, \mathrm{c}}}-\frac{1}{3}\right)=\frac{8}{3} \frac{T}{T_{\mathrm{c}}}

定义:

p=ppcp^*=\frac{p}{p_c}

V=VmVm,cV^*=\frac{V_m}{V_{m,c}}

T=TTcT^*=\frac{T}{T_c}

称带星号的为对比压力(reduced pressure), 对比体积(reduced volumn)和对比温度(reduced temperature). 代入上式, 得:

(p+3V2)(3V1)=8\left( p^* + \frac{3}{V^{* 2}} \right) \left( 3V^*-1 \right) = 8

上式成为范德瓦尔斯对比状态方程式. 此式不含有因物质而异的常数, 且与物质的量无关. 它是一个普遍性的方程式. 任何范德华气体都可以满足上式, 且在相同的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下, 就有相同的比容积. 此时, 各物质状态成为对比状态(corresponding state), 这个定律也称之为对比状态定律(law of corresponding state). 试验数据证明, 凡是组成、结构、分子大小相近的物质能比较严格地遵守对比状态定律. 当这类物质处于对比状态时, 他们的许多特性, 如压缩性、膨胀系数、逸度系数、黏度、折射率之间都有简单的关系. 这个定律能比较好地确定结构相近的物质和某种性质, 反映了不同物质间的内部联系, 把个性和共性统一起来.

对比状态原理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. Guggenheim曾经说过:"对比状态原理确实可以看作范德华方程最有用的副产品, 它不仅在研究流体热力学性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 而且在传递方面的研究中, 也同样有一席之地."(J.Chem. Phy. 1945,13,253)

通过上面照抄的傅献彩老师的物理化学的内容, 相信你可能已经对所谓"约化"有了个模模糊糊印象. 这个缘起大概给出了一个粗略的概念, 就是即便不同物质纷杂繁复, 但是一旦除以临界点的值, 就神清气爽.

虽然这个定律在多组分系统中失效, 但是暗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. 第二个使用约化单位的原因是, 我们可以把数据的数量级调到一个很舒服的位置. 比如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约化的思想.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.67410271.674\cdot 10^{-27}千克, 经过C-12原子质量的六分之一的约化, 就成了清清爽爽的11了. 在程序数值计算中,还能大大减少计算带来的误差.

# 约化单位的选取

核心问题就是, 约化单位怎么约. 一个约化单位体系需要选定4个基本参数:

  • 长度单位 σ\sigma^*
  • 质量单位 mm^*
  • 能量单位 ϵ\epsilon^*
  • 电荷单位 qq^*

这四个基本参数的选择决定了后面所有的其他单位. 比如说, 时间单位可以写成τ=σm/ϵ\tau^* = \sigma^* \sqrt{m^*/\epsilon^*}. 在Markvoort等人的脂质模型中, 采用了以下的这些约化因子:

Quantity Reduced unit SI unit
Length σ\sigma^* 1.9665kJ/mol=0.47kcal/mol1.9665 kJ/mol = 0.47 kcal/mol
Mass mm^* 0.45nm0.45nm
Energy ϵ\epsilon^* 56.11amu=93.1731027kg56.11 amu = 93.173\cdot 10^{-27} kg
Charge qq^* 1e=1.6021029C1 e = 1.602\cdot10^{-29} C
Time τ=σm/ϵ\tau^* = \sigma^* \sqrt{m^*/\epsilon^*} 2.4037ps2.4037 ps
Temperature T=ϵ/kbT^*=\epsilon^*/k_b 236.51K236.51 K
Pressure $ P=ε/σ3\mathrm{P}^{*}=\varepsilon^{*} / \sigma^{* 3} 358.35bar=3.58358107Pa358.35 bar = 3.58358*10^7 Pa
Mass density ρ=m/σ3\rho^* = m^*/{\sigma^*}^3 1022.5kg/m31022.5 kg/m^3
Number density n=1/σ3n^* = 1/{\sigma^*}^3 10.974nm310.974 nm^{-3}
Permittivity ε0=NAq2/(σε)\varepsilon_{0}^{*}=\mathrm{N}_{\mathrm{A}} \cdot q^{* 2} /\left(\sigma^{*} \varepsilon^{*}\right) 1.7469108C2/Nm21.7469\cdot 10^{-8} C^2/Nm^2

在这个模型中, 使用了1.3T1.3T^*的约化温度, 相当于实际的307K. 在这个系统中的大气压使用了0.00283P0.00283 P^*的约化温度. 用于积分的时间步长是0.005τ0.005 \tau^*, 相当于实际中的12fs. 在原文中, 同样给出了一个转换工具, 即确定了四个基本参数, 就可以计算出其他的约化因子.

ε* kJ/mol   τ* ps
σ* nm   T* K
m* amu   ρ* kg/m3
q* e   n* nm-3
      P* bar
    ε0* C2/(Nm2)

例如, 如果想要一个1fs的时间步长, 在约化单位下相对应的对应步长应该是1fs除以换算器右上角计算出来的数值(PumMa默认是2.404ps), 即τ=1/2404\tau^* = 1/2404.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, 建模时基本单位的选取是自己决定的. 比如我认为我的室温就是305K, 那我温度的约化因子就选择305K, 那这个模型下任意一个温度, 例如405K就应当选为T=405K/305KT^*=405K/305K. 比如说我在粗粒化过程中, 认为一个全原子下的亚甲基的质量是我的约化单位, m=14g/molm^* = 14 g/mol, 相对应我的甲基的约化质量应该是m=15/14m^* = 15/14. 至于如何自己决定, 这就是自己的物理直觉或者完全是方便起见.